大難時代



麥肯錫教我的思考武器:從邏輯思考到真正解決問題



Idea新風格:專利啟發教程:創意變財富!專利是什麼?



怕麻煩的背後有金礦:讓你獲益無窮的55個小動作



職場A咖的超能思考術



動腦2分鐘,解決問題好輕鬆



達文西思考密碼:現在和達文西一起思考



再想一下:好決策的關鍵思考術



策略思考的技術





2016年09月03日 10:13



▲蟹老闆的女兒為什麼是隻鯨魚?(圖/翻攝自YouTube)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

美國卡通《海綿寶寶》是許多大朋友、小朋友心中的最愛,當中主角海綿寶寶、派大星、蟹老闆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角色,五月天主唱阿信更曾對海綿寶寶表達自己的崇拜,不過不知道觀眾是否有過一樣的疑問,「為什麼蟹老闆的女兒是隻鯨魚」,而這背後的原因其實很感人。



《海綿寶寶》最早於1999年在尼克國際兒童頻道開播,播出的集數早就遠遠超過現在台灣電視頻道上播出的集數,因此大多數的觀眾其實沒有看過最早的內容,也就錯過了蟹老闆女兒珍珍的背景故事,在大陸有名網友「瓜米漫說」便撰文解答許多人的疑問。

▲珍珍是隻抹香鯨。(圖/翻攝自YouTube)



「瓜米漫說」找到當時的漫畫內容,原來當年蟹老闆當兵時的抹香鯨戰友臨死前拜託他幫忙照顧女兒,等到他趕到戰友家中時,卻發現對方的妻子躺在血泊中被人類的捕鯨叉殺死了,只剩珍珍緊緊依偎在媽媽身旁,於是他決定收養珍珍帶回家好好照顧,也因此才有了爸爸是螃蟹,女兒卻是鯨魚這麼特別的父女關係。

▲蟹老闆收養珍珍這段故事,讓不少網友直呼這是他一生中人性光輝閃耀最耀眼的時刻。(圖/翻攝自YouTube)



而這段動人的故事浮上檯面後,終於稍微洗白了蟹老闆長期以來被認為摳門、小氣、「慣老闆」的負面形象,事實上他在卡通中除了愛錢之外,沒有拐騙過任何人,且他的小氣對他人、對自己都是一樣,並沒有差別待遇,他只是用著自己的方式在關心這個世界及身邊的人。





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



商品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f000091430/products/0010475992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本書獲得國立編譯館99年度「獎勵人權教育、道德教育與生命教育出版品」佳作

《污名》是一場極富啟發性的考察旅程,探索著一群無法符合社會所稱「正常」標準之人的生命情境。這群人由於不能得到社會的完整接納,於是成了被污名化的人。身體殘缺者、精神疾病患者、吸毒者、賣淫者、或因其他各種原因而遭放逐者,都必須不斷努力適應自己不穩定的身分認同。他們的自我形象始終對抗著別人強加在他們身上的形象。

社會學大師高夫曼廣泛運用各種自傳與案例研究的材料,分析被污名化之人對自身的感受,以及他們與「正常人」之間的關係。他探討這些人用來處理遭受他人排斥時的各式策略,以及他們所投射出的各種關於自身的訊息。這本經典之作提醒了我們:人人都可能成為蒙受污名者,也可能成為施加污名的共犯。此為高夫曼帶給我們最深遠的「社會學的想像」。

本書特色

高夫曼的《污名》,是每個出版者都夢想能夠出版的經典之作。過去幾年來,不時有出版社宣稱取得本書的繁體中文版權,然而始終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甚至還有先完成中文版序者,可惜最後也未能真正出版。

不少人對本書的中譯本引頸期盼。一方面,高夫曼的學思生涯十分殊異而令人心生嚮往。另一方面,「污名」概念早已成為許多領域的重要研究視角。舉凡社會學、文化研究、社會工作、公共衛生、心理學、特殊教育、犯罪學等相關研究者,無不從本書深受啟發。這部遲來的中譯本將帶給讀者新的觀看眼光,讓我們重新省思這個充滿歧視、處處污名的台灣社會。

作者簡介

高夫曼(Erving Goffman)

當代美國社會學大師。1922年生於加拿大愛博他省(Alberta)的曼維爾市(Manville),1953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賓州大學。1982年獲選為美國社會學會理事長。高夫曼曾是全球薪水最高的社會學教授,一生不願接受訪問、不立學派、不立鉅型理論,連照片都極少。但為了研究,他的身影卻不停穿梭在小島、精神病院、賭場等地,一步步探索從沒人認為重要的「面對面互動」領域,讓這個新的視野誕生、開展,以致影響後世甚巨。著作包括《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現》(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1959)、《精神病院》(Asylum, 1961)、《相遇》(Encounter, 1961)、《公共場所的行為》(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1963)、《污名》(Stigma, 1963)、《互動儀式》(Interaction Ritual, 1967)、《策略互動》(Strategic Interaction, 1969)、《公共場合的關係》(Relations in Public, 1971)、《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 1974)、《性別廣告》(Gender Advertisements, 1976)、《談話的形式》(Forms of Talk, 1981)。

譯者簡介

曾凡慈

台大社會學博士,目前為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

學術興趣為醫療、性別、科技與社會。

日常生活忙著喝咖啡、下廚、跟人閒聊、逗貓耍樂,看閒書。


商品訊息簡述:

  • 原文作者:Erving Goffman
  • 譯者:曾凡慈
  • 出版社:群學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0/07/21
  • 語言:繁體中文


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

商品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f000091430/products/0010475992









易經的科學與藝術



丸仔拉符呃拾年行為藝術



中國行為藝術:身體與場域



古文明藝術之旅:羅馬【附贈 奇美博物館限量影音DVD (長度約50分)】



Art in Turmoil: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76



天府永藏:兩岸故宮博物院文物藏品概述



觀賞彙錄22種【全2冊】(五版)



全方位視覺藝術教學



空畫框-藝術犯罪的內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62m42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